澳尼斯人娱乐官方网址(中国)有限公司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院长寄语

院长寄语

发布时间:2019-11-12 浏览次数:2380

 

《论语》首篇《学而》开篇说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”在这里,孔子向我们表达出了“学习”的重要性,并告诉我们,把“学习”得来的相关理念运用到实践、生活中去,那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。

《荀子》首篇《劝学》一开始说“学不可以已”,让我们不要随意把学习停下来。荀子还告诫我们,唯有通过学习,才能发现:“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不临深溪,不知地之厚也;不闻先王之遗言,不知学问之大也。”

《潜夫论》首篇《赞学》一开始也说“天地之所贵者人也,圣人之所尚者义也,德义之所成者智也,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”,王符指出了学习的重要作用。同时,王符还警示我们上圣者“犹待学问,其智乃博,其德乃硕,而况于凡人乎?”让我们凡人更应对“学习”抱有敬畏之心。

对于学习的重视,是中国人的优秀传统,甚至嵌入到了中国人的文化——心理结构中。自古以来,很多中国哲人在阐述自己的思想时,总是把其对“学习”的论述放到了第一位。在中国哲人看来,“学习”是人们成就自我、完善自我、激励自我的最好路径,也是沟通天地人、融合身心道的最佳方式。

对于如何学习,孟子曾说“学习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”(《孟子•告子上》),把自己本性既有的那颗好学善良的心找回来,就找到了学习的正途。

老子曾曰:“致虚极,守静笃;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归根曰静,静曰复命。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。”(《道德经•16章》)老子告诉我们,学习自然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,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体悟那个日用而不知的“道”(常),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,唯有先虚静自己那颗喧嚣浮躁的内心,先让那颗具有良知良能的天性之心归静入本,我们才能在万物芸芸中认知世界和把定自己。

庄子在《人间世》说:“若一志,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,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!耳止于听,心止于符。气也者,虚而待物者也。唯道集虚。虚者,心斋也。”在古人看来,耳可以看,眼亦可以听,无论是向书本学习,还是向社会实践学习,只是知道用“心”还不够,还要能“心斋”,要有“气”,才能虚而待物、包容通达、并行不悖、一体流行。

学习是一种存在方式,学习是一种人之所以成就为人的最重要凭藉。人类的学习行为,不但成就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史,而且承载了人性中全部的内涵和意蕴。是学习把人性中所有面相都诠释地丰富而多彩,也是学习把人性的所有绽放都浓缩到了一个属人的特定时空中去。学习是人们测度万物的法宝,也是人们成就自身的利器。

学习是一种美德,学习是一种品行,学习是一种涵养,学习是一种境界。通过学习,人们的生存境界才能一步步拾级而上,才能最终完成从自然境界、功利境界、道德境界到天地境界的完美蜕变。唯有在天地境界中,人们才有可能实现“美美与共”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目标。

学习的对象无非有三类,一是向大自然及社会实践学习,二是向自己内心的灵性宇宙反思学习,第三是向书籍学习。与前两者相比,向书籍学习则是最为经济、最为便捷,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途径。即便是前两种对象,其中的精华也基本浓缩到书籍中去了。所以,我们应当对书籍给予应有的尊崇和敬仰,尊重书籍就是尊重人类自身,就是尊重人自身。修己以敬,学而不厌,在向书籍的学习中,不断超越自我,实现人生价值。

《中庸》告诉我们,只有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”,人们才能达成至诚之道,才能成就为大人,也才能为天地立心,为万世开太平。心中有梦想,万难不为惧。面对困难和挑战,我们要有“虽千万人,吾往矣”的气概,要有“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”的任性,持此状态去学习、去笃行,在百倍的努力中,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。果能如此,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。